看完桥头的文章闲聊一下。


批评、建议、意见,这些当然是收到尊重和欢迎的。
只要言 之 有 物 即可。

大概是我个人原因,我自己会在涉及家人之外的情形里更尊重知识,而不是情绪。趾高气昂的莱奖候选和温良恭让的懒散博士,我永远选前者。这也不是什么狗屁社会达尔文主义,只是机会成本杠杆边际效应收益的willing to pay惯例。
所以很多时候我无法理解那些难听的、「有建设性的讨论内容」被视作「人身攻击」,而原因仅仅是它由很多句号组成、没有波浪线和表情符号、显得不友好——造成“你对我'不客气',那意味着你看不惯我(而不是不同意我所说的内容)”这种匪夷所思的误解。
情绪不构成任何问题,且极易被扭曲,内容才是重点。只有内容。只有内容。
我对周围与我类聚的朋友的态度也如此默认:对态度的抱怨,其实是对其能力与态度不相符的抱怨。

如何对一件事提出不蠢的批评?
以最大的认真指手划脚就好了。有意见,便要有论点;有论点,便要有证据:即使在与人聊天/讨论/交流/辩论中我对自己和他人都如此要求和假定,更别提论文报告或建议。否则任何对话都完全无法进行下去,而那些被提出的根本就不算是建议、意见、爱责。很难讲它们是什么。

没有内容的批评,就像没有内容的夸赞。而对公众人物来说,二者若有内容都极其难得,堪称珍贵。
李桥头老师能做到内容。

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随随便便地批评或不可以“自由”地发表意见:言论自由是个相对于公权力的概念。公民与公民的对话完全无需提出这个名词,因为人人都有自由发表批评,而人人也都有自由针对他人的批评发表批评。
总之,无论那是不是真诚的批评,都值得被真诚的评论者严厉对待。而它究竟被看客认为是真诚与否,取决于撰写者是否有理有据,言之有物。

以上的一切,真的,真的,是出于惋惜和爱护所讲的。
与大家共勉。



*本文皆为别抓个人观点,仅限于文字交流情形,且不适用于公关行为。

评论 ( 7 )
热度 ( 38 )

© 别抓,酱 | Powered by LOFTER